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走进不科学 > 第一百三十八章 顺着网线来催更!(大章)

第一百三十八章 顺着网线来催更!(大章)(3/4)

官道出发,便可以到达任意地点,出行十分方便。

    不过再平稳的官道终究还是比不上后世的国道,尤其是路线一长,路面上总是会有一些石子或者凸起存留。

    只见马车在进行了一段路后,车轮忽然碾过了一颗拳头大的石子。

    受此异物影响,车厢顿时微微一晃。。

    虽然这种程度的颠簸,并没对马车的物理结构造成太大损坏。

    但车厢内一位原本正在潜寐的老者却因此一惊,缓缓睁开了眼。

    只见老者揉了揉眼睛,鼻翼间呼出一口气息,对着车外道:

    “重平,咱们到哪儿了?”

    片刻后。

    呼啦——

    马车的布帘被人从外部掀开,一位坐在马夫边上的老仆探头入内道:

    “老爷,前边三十多里便是陈桥驿了。”

    “陈桥驿?”

    老者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,微微颔首: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,你且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陈桥驿,原名陈桥村,在后周时设了驿站,便改名成了陈桥驿。

    不过就是这个只有六间屋子的小驿站,在史册上也是留下过名字的:

    公元960年,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举行兵变,“黄袍加身”,开创了宋朝。

    史称北宋,定都开封。

    而陈桥便被列为宋史卷首,遂永载史册。

    在眼下这个时代。

    陈桥驿担负着北宋朝廷大量的政令、军事情报传递任务,以及负责迎送和安排过往官员的住宿。

    并且随着往来客人日益增多,促进了该镇商业贸易的发展,市场贸易日趋兴旺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有些类似松江之于魔都。

    等再过五年。

    宋徽宗还会下诏,改驿站为“显烈观”,以纪念祖宗的功业。

    不过此时的老者并非官员,也并不准备前往坊市做生意。

    陈桥驿这三个字对他来说,代表的则是另一个信息:

    此时的他,距离汴京只有一百里不到了......

    随后他又想到了什么,取过随行的包裹,

    从中拿出了一封信件。

    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,老者原本在家赋闲。

    有时饴儿弄孙,有时则搞搞数算,充实而闲适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。

    他将会这样快活的再活个几年,最后安然病逝。

    结果一周多前,他忽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汴京的加急信件。

    从信件的落款时间来看。

    整封信件从发出到送到,前后只过了三天而已。

    除此以外。

    信件的寄信人来头也非同一般:

    此人乃是前任宰相,赫赫有名的太子少师,赵郡公苏颂,苏子容!

    大概在四十多年前,老者曾与这个小自己三岁的同代人见过面。

    当时他们还是一同参加的会考,放榜那天还在一个胡辣汤位边上看戏。

    结果没想到。

    一处摊位的四人中,有两人最终位极人臣,一人成为当世文坛大家。

    只有自己落榜,最后凭借关系,做了个普普通通的九品左班殿直。

    后来自己著出了黄帝九章算经细草,在数算界微微扬了名。

    没想到苏颂居然也还记得自己,写了封贺信还送了点礼物,其中的一根老参还救过自己父亲的命。

    再往后。

    老者前往代州做了个八品小官,每年与苏颂倒也有些书信往来。

    偶尔自己回汴京时,对方也不嫌弃自己身份,多次带自己去青楼...酒楼饮宴。

    因此在过去这些年里,苏颂与老者的关系一直不错。

    苏颂在遇到一些数算难题时,也时常会写信请教老者。

    但真正吸引了老者目光、令他迫不及待的当天便整装出发的。

    则是信中的几句话。

    老夫新得一小友,名曰王林,学识非同凡响,老夫择其所言,桐屿先生可细细品阅:

    “....阴变阳不变,天元地元看象限。”

    “....首平方,尾平方,首尾乘积二倍在中央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.此人又疑举开方作法本源,曰列所开方数,以隅算一,自下增入前位,至首位而止,复以隅算如前升增,递低一位求之。”

    随后老者将视线下移,锁定了到信件的最后一段:

    “少广章曰,今有积一百八十六万八百六十七尺,问:为立方几何?”

    “王林曰,先以实上商置第一位得数一百,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(肉监狱) (快穿)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