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金峰关晓柔穿越小说 > 第807章 东海危机

第807章 东海危机(1/2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获取第1次
    陈佶看着情绪激动的大臣,反而更加平静了。
    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皇帝,他听懂了大臣们的弦外之音。
    他们的意思是金锋太年轻,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怕金锋生出异心,无人可以制衡。
    看完其他人,陈佶把目光投在钟无极身上。
    其他大臣反对金锋,陈佶还可以理解。
    因为金锋和九公主都是革新派的代表,金锋权利越大,权贵阶层就越难过。
    但是钟无极是大康朝堂中少数为民请命的官员之一,还是九公主提拔出来的,陈佶想不通他为什么也反对金锋。
    钟无极看到陈佶看向自己,并没有回避退缩,反而躬身说道:“陛下,国师大人的确太年轻了,臣认为掌权过重,对于国师大人来说也未必是好事。”
    陈佶这才算明白钟无极为何要执意反对了。
    原来他是害怕金锋冲动,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。
    其实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,很多人年轻时才华惊艳,然后年少得志,年纪轻轻就手掌大权。一秒记住
    可是随着手中权力越来越重,一些人就开始膨胀起来,渐渐迷失在权力的漩涡之中。
    大康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愿意为百姓着想的高官,钟无极不想看到金锋也走到那一步。
    历史上的少年天才,没有人可以走到金锋这一步,所以他们就算迷失,造成的影响也有限,也有人痛改前非,重新振作起来。
    但是金锋如果做了一字并肩王,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,后果不堪设想,也绝对不会再有补救的机会。
    “国师虽然年轻,却不是莽撞之人,何况你等都见识过镇远镖局和镇远军的厉害,你们觉得,如果国师想要对大康不利,谁能挡得住?”
    陈佶说道:“所以,他是不是一字并肩王,其实并不重要。”
    听到陈佶这么说,群臣全都无言以对。
    是啊,以金锋如今的实力,是不是一字并肩王还重要吗?
    “陛下,臣知道您想重用国师大人,但是您也知道,国师大人淡泊名利,恐怕未必会愿意来京接受封赏吧。”
    钟无极再次说道。
    听到钟无极这样说,不少权贵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。
    对啊,他们怎么把这茬忘了?
    所有人都能看出来,金锋对当官没有什么兴趣。
    担任国师之后,除了参与革新之外,从来不过问其他政事。
    在京城好几个月,参加的早朝屈指可数。
    其他人可能把一字并肩王当成宝,但是金锋还真不一定看在眼里。
    而且金锋才回到金川没多久,以他的性格,愿意回来接受册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很多大臣心里的石头都落地了。
    可是他们哪里知道,正是因为陈佶明白这一点,才会如此坚定的封赏金锋。
    如果金锋是个争权夺利的人,他反而不会这么做了。
    所以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松气,就听到陈佶说道:“国师如今正在川蜀主持都江堰工程,事关无数百姓,所以不用来京接受册封,朕派人过去传旨!”
    听到陈佶这么说,大臣们的脸色当即就变了。
    陈佶这么做,压根就不给金锋反对的计划啊。
    圣旨都送去了,再加上九公主在吹吹枕边风,以金锋的性格,很可能就接受了封赏。
    “陛下,不可啊,这于礼不和啊!”
    “是啊陛下,册封王爵如此重要的事情,国师怎么可以不来京城呢?”
    “陛下,如此大事,只传一道圣旨的确太儿戏了!”
    大臣们纷纷开口劝说。
    “都闭嘴!”
    陈佶拍了拍桌子:“国师此次组织的北伐,可以说是大康立国之后最大的一次胜利,可以担得起任何封赏。
    朕意已决,此事便如此定了,你们不必再说了!”
    说完,直接转身离开御书房,回后宫去了。
    钟无极他们就算再着急,也不可能跟着陈佶去后宫吧?
    一群人只能灰溜溜的返回枢密院,准备明天早朝时再劝。
    可是第二天早上,陈佶的态度更加强硬,直接下令把事办了。
    早朝结束,御前侍卫廖印便带着一队禁军,护送着两个太监去金川传旨了。
    动作之快,根本没给权贵们反应的机会。
    如今木已成舟,他们要是再执意反对,那就是在打陈佶的脸了。
    九公主当初没有多少权力的时候,离开京城还能留下后手,何况现在呢?
    廖印离开京城的第三天,她就收到了京城的飞鸽传书。
    九公主知道这件事不可能瞒得过金锋,所以当天晚上主动跟金锋说了这件事。
    她本来还担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