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魏晋干饭人 > 第792章 委以重任

第792章 委以重任(1/2)

    赵含章一下抬头,“石勒本人也在?”
    赵铭点头,道:“五天前,大军压境,我当即就让人给你送信去了,应该是与你错过了,我派米策和元立去迎敌,五天,他们输了六场,险胜两场,已经丢了两座城。”
    他道:“现在军心有些低落,所以我想你先留在豫州,洛阳那边交给庭涵。”
    赵含章迟疑了一下便点头,更新了一下军令,命北宫纯为司州大督军,总领司州军务,傅庭涵为副都督,总领司州政务。
    “点兵,我亲自去会一会石勒。”赵含章问道:“我调的兵马到了吗?”
    赵铭道:“荀修和鲁锡元已经领命,各领先锋军出发了,其余兵马还在调,会分批到达。”
    赵含章点头,了解过现在豫州的情况后就转身去点兵,连家都没回。
    等王氏知道赵含章回到陈县时,她已经点兵离开了。
    王氏追出城门,连灰尘都看不见了。
    她只能暗暗抹泪。
    赵淞见她哭哭啼啼的回来,很是不高兴,“三娘是去建功立业,有什么可哭的,到底是妇人,不抵事。”
    终于下衙,打算过来安抚一下父亲,顺便吃个晚饭的赵铭面无表情的道:“阿父,三娘也是妇人。”
    赵淞:“她岂能与三娘相比?三娘是我赵氏的女郎!”
    赵铭:“三娘是她生的。”
    赵淞生气,一拍桌子道:“你纯粹回来招惹我生气的是不是?”
    一旁低头沉思的赵瑚吓了一跳,他都没听俩人说的话,直接道:“一定是的,五哥,你也该管一管你这个儿子了。”
    赵淞皱眉,看向他,“老七,你怎么还不走?”
    赵铭也冷冷地看着他。
    赵瑚才想起来自己来此的正事,“对,五哥,你还没说呢,我们到底回不回西平?”
    赵淞皱眉道:“此时正是豫州的生死存亡时,我回西平做什么?”
    “我们留在此处无用啊,回西平也是为了让子念放心,好让他全心做事,”赵瑚见赵淞脸色不好,他忙道:“就是没有这次战事,我也是要回西平的。”
    他道:“去年到现在,我在西平、陈县和洛阳来回的跑,特别是今年,我去陈县跑到洛阳,又从洛阳跑回陈县,又去洛阳,现在又回来,我就是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离家这么久的,五哥,我真想西平了,我想回家。”
    赵淞面色和缓,垂眸思考起来。
    赵铭也道:“父亲回去吧,西平那边也需要您主持大局,我和三娘暂时是回不了西平的。”
    赵淞就叹息一声道:“行吧,我们回西平去。”
    赵瑚就大松一口气,他还是挺害怕的,石勒都已经占去两座城了,要是守不住,那人如此凶残,他们还能有活路吗?
    还是得回西平。
    西平距离陈县还远呢,石勒应该没那么容易打到西平。
    赵淞想了想后道:“把王氏和二娘四娘都带上吧。”
    赵瑚随口问道:“带上她们做什么?”
    “你说做什么,你都知道宗族更安全,怎么不想想先护着妇孺?”赵淞没好气的说他,“你啊,你啊,你也一把年纪的人了,族里晚辈敬重你,你也应该有为长之尊才行。”
    “好好地您怎么骂人啊?”赵瑚不高兴的喊道:“我怎么为长不尊了?”
    赵铭已经不管他们了,转头吩咐下人,“摆膳吧,快一些,吃完饭我还得去衙门呢。”
    赵铭用过饭回衙门时,秋武已经赶回来了,看到赵铭,立即起身站好,“郡守,让卑职带兵去援刺史吧。”
    “用不着你,你留下筹措、押运粮草,”赵铭道:“你要记住,打仗,一半看前面,一半看后面。”
    秋武内心不甘,“可粮草筹措一事本应该是米将军负责的。”
    赵铭就抬头看着他道:“秋武,你要准备的不止是粮草,还有武器,你别忘了,现在赵家军的武器作坊是你管着的,这些地方只有赵家军可以进。”
    米策和荀修等人可以信任,但还不值得托付这样的机密。
    秋武一听,想要请战的急切一消,沉静下来后狠狠地点头,“卑职这就去准备。”
    赵铭看着他走远,摇了摇头,和庾司马道:“秋武还是太年轻了,不够稳重。”
    庾司马笑道:“但有郡守掌舵,他又能干,便不成问题。”
    “就是不够周全啊,”赵铭想了想后道:“命陈慧娘为太仓使,即刻协助秋武一同筹措粮草。”
    陈慧娘即陈四娘,两年前她当县令去了,她觉得叫四娘不好,她得有自己的名字,所以给自己取了“慧娘”这个名字。
    她是继赵含章后的第二个女县令,很得当地百姓的民心,政绩不错,赵铭和赵含章商量过,想要等她三年期满看整体成绩就提拔到郡守府中。
    赵铭觉得她心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