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魏晋干饭人 > 第372章 向皇帝问好

第372章 向皇帝问好(1/2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淳于定悚然一惊,盯着赵含章半晌说不出话来,“你,你怎会在此处?”
    如今赵含章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,便是他远在长安都听说了,她以一己之力扰乱刘渊后方,牵制了匈奴大半兵力;
    她竟然还躲过了匈奴的追捕围攻,绕去见苟晞,也不知她是怎么说服的苟晞,竟能让苟晞出兵和她一起驱赶匈奴。
    淳于定已经做好苟晞之后她是东海王下一个劲敌的准备,他觉得他们总有一天会对上的,却没想到这么快。
    淳于定咽了咽口水,问道:“马将军呢?”
    看到赵含章,他心里已经有不好的预感,就见对面的少女冲他笑了笑,眉眼飞扬,向左边一指道:“在那儿呢。”
    淳于定脖子僵硬的扭头去看,就见那是一堆坟土,还能看得出来是新的。
    这两年死的人有点儿多,他接受良好,只是后脖子忍不住发凉,同时心胆发颤,很怕赵含章变身怪物,突然冲上来一口也咬死他。
    所以他眼前眩晕了一下才回神,他勉强镇定下来,艰涩的问道:“赵刺史何故杀害马将军?”
    赵含章这才收了脸上的笑容,冷冷地道:“他违抗圣命,恶意阻拦豫州援军,别说我是豫州刺史,我便是一普通百姓,闻听此不忠不义之人,也当杀之。”
    “怎么,淳于将军觉得我杀错了?”
    淳于定没说话。
    赵含章也不急,耐心的等着。
    淳于定的目光在她身后影影绰绰的火光上扫过,不知她在此处有多少兵马。
    他放走了傅祗,过后必会被东海王问罪,南阳王也未必能保住他。
    是晚一点死,还是现在搏一把?
    正迟疑间,他身后的赵染已经替他做好了决定,上前一步道:“赵刺史误会,我们将军不过是见此处有火光,所以上来一问而已,毕竟这属于关中,是南阳王要防之地。”
    赵含章瞥了一眼赵染,翘着嘴角颔首,道:“现在淳于将军看到了,我是来接我豫州援军的,淳于将军,这没问题吧?”
    淳于定没说话。
    赵染便压低了声音道:“将军,豫州军才染过血,又是和匈奴对战,其战意还在,我们此时应该暂避锋芒。”
    而且都是晋人,在没有上面命令的情况下打起来,谁知道事后会不会背锅?
    淳于定也想到了这一点,咽了咽口水后道:“没问题。”
    赵含章便笑道:“时间还早,我们要等到天亮才走,相逢即有缘,淳于将军不如留下叙叙旧?”
    他和她有什么旧可叙的?
    淳于定僵硬的扯了一抹笑,道:“不必了,天色不早,我们就不在此打搅赵刺史了。”
    淳于定让人慢慢后退,见赵含章没有追击的意思,带着人立即转身跑了。
    等跑出一段,他这才停了马,气得摔了一下鞭子,“走脱了傅祗,还是被赵含章救走的,东海王肯定会发脾气。”
    赵染却觉得这都是以后的事了,要紧的是现在要保住性命啊。
    “将军,赵含章心狠手辣,马将军一个中郎将,她说杀也就杀了;又手段了得,马家军两万人,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她收服,一点乱子也没出。”赵染道:“我们此时与她相争,她万一发起狠来……”
    他压低声音道:“我们不知她到底带来多少兵马,但马家恩手底下的两万人,还有傅祗的两万人皆在她手中,她又是能以两千人就耍得匈奴团团转的人……”
    淳于定终于不发脾气了,脸色铁青的上马,领着人赶紧跑了。
    一直紧盯他们的斥候尾随在后,见他们回到营地后还收了东西连夜跑路,这才跑回来禀报,“将军,他们跑了。”
    赵含章惋惜,“也太识时务了。”
    她想到刚才淳于定身边的人,不由问道:“跟在淳于定身边的副将叫什么?”
    “叫赵染。”
    赵含章挑眉,“他啊,好人才。”
    却没有说要收服对方。
    赵含章没有立即去追大军,而是带着将士们席地而睡,等第二天天亮了才去追大军。
    傅庭涵他们也没有走出很远,毕竟是深夜,很容易生乱,所以只走了二十里便停下就地扎营了。
    斥候一直留意后方,一旦有异动他们就能知道。
    所以大军特别好追,一追就到。
    三支军队汇合在一起,但被赵含章和傅庭涵重新整合过,行军速度并不慢,一行人很快就靠近了豫州。
    还未到豫州,斥候就来禀报了,“将军,前面是朝廷的大军。”
    赵含章:“朝廷哪来的大军,是东海王的,还是苟刺史的?”
    “是东海王的。”
    赵含章就心中有数了,她直接跑到后面找傅祗,“傅祖父,前面就是东海王的大军了,您若是想保住手上这点人马,我建议您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(肉监狱) (快穿)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