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滨江警事 > 第五十三章 聊两块钱的

第五十三章 聊两块钱的(1/2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赶到三林塘太阳已经落山,邵磊非让住他家。
    但这是出公差,吃饭也好,住宿也罢,只要有发票都能报销。
    并且给船舶办证是局里要求的,所产生的费用全部走工程领导小组的帐。
    来时带的两百块钱都是从张兰那儿预支的,回去之后找张兰报销,都不用所里出。
    韩渝不想太过麻烦人家,执意住旅社。
    邵磊见他人没豆丁般大,脾气倒挺倔,只能把他送到距家不远的一家旅馆。
    办理完入住,在老街上找了个私人开的小饭馆,点了两个本邦菜,陪他吃完晚饭,又带着他在老街上转了一圈,约好明天上午八点准时出发去船厂,才提上行李回家。
    韩渝头一次住旅馆,有点兴奋。
    不过相比旅馆的住宿环境,他对这个之前从未来过,甚至都没听说过的古镇更感兴趣。
    休息了一会儿,忍不住走出房间锁上门,一个人下楼闲逛。
    石板街、石板桥、文昌阁、古戏台、满是窗棂格子的门面房……处处都带着古韵。
    据说这条老街起源于北宋年间,当时有个名叫林乐耕的建福的名士来此隐居。
    他有三个儿子,分别居住附近三个地方,于是有了东林、西林、中林三个村子,三林塘也由此而得名。
    吃饭时邵磊说逛三林老街,一定要尝尝三林美食。
    因为这里自明清以来就号称厨艺之乡,三林的厨子被称为“铲刀帮”,可以说是东海本邦菜的祖师爷!
    晚上尝了,三林的肉皮是不错。
    但肉皮就是肉皮,烧的再好吃它依然是肉皮。
    相比之下,韩渝还是更喜欢中午客轮上的红烧大排。
    难得来一次,三林酱菜要买点带回去。
    买了几斤酱菜,正准备回旅社,无意中发现前面有公用电话。
    一个人出差,不给所里打个电话,徐所他们一定不放心。如果电话费不贵,可以顺便给林小慧打个电话。
    韩渝情不自禁走了过去,问道:“阿姨,长途电话是怎么收费的。”
    “你要打到哪儿。”
    “陵海,江南省的陵海县。”
    “等等。”
    坐在小商店里的中年妇女,翻找出一份收费标准,仔仔细细看了看,抬头道:“长途是按距离收费的,打到陵海超过两百公里,每分钟五毛。”
    有点贵,不过也打不了几分钟,打通了只要说几句话就行。
    韩渝想想又问道:“阿姨,有没有发票。”
    “发票没有,收据要不要,我可以给你写个收据。”
    “收据就算了。”
    “到底打不打?”
    “打。”
    “会不会打,有没有号码,知不知道区号?”
    “我知道,我会打。”
    “那就打吧。”
    妇女要看电视,有些不耐烦。
    韩渝拿起电话,先拨区号,再拨所里的号码,等了大约一分钟,听筒里传来老章的声音:“我是沿江派出所,请问找谁。”
    “章叔,我韩渝啊,我到了东海,已经在离船厂不远的镇上住下了,明天一早去船厂。”
    “好好好,我正跟老钱说你这会儿到了哪儿呢。”
    “徐所和指导员呢?”
    “徐所中午去你嫂子娘家,帮你吃糖粥了。下午去了趟消防队,没来所里。指导员今天不值班,一下班就回去了……”
    “章叔,长途电话贵,我就是报个平安的,我先挂了。”
    韩渝紧盯着计费器上的时间,快跳到四十三秒的时候果断挂断。
    掏出一张五角的纸币,先把长途的电话费给了,一脸不好意思地问打到许汇多少钱一分钟。
    妇女懒得解释,递上收费标准,让他自己看。
    原来东海的公用电话费用是以空间距离计算的,不超过25公里每分钟通话01元,不超过50公里每分钟通话02元,不超过100公里每分钟通话03元……
    一毛钱能聊一分钟,一块钱能聊十分钟!
    韩渝觉得不算贵,至少承担得起,赶紧掏出记有号码的小本本,翻出号码拨通过去。
    人家那边也是公用电话,但服务态度比眼前这位好,问清楚找谁,很热心地帮着喊。
    生怕韩渝等不及,还说裁缝店没关门。
    等了大约一分钟,听筒里传来林小慧的声音。
    “谁啊,咸鱼吗?”
    “小慧,你怎么知道是我的,我又没给你打过电话。”
    “除了你,没人会给我打电话。”
    第一次接到电话,林小慧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,抬头看看电话亭的阿伯,再回头看看站在店门口朝这边张望的姨妈,紧攥着通话器低声问:“你今天怎么想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