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五百零六章 一阶银,洛氏硬度和惊人的电阻率!

第五百零六章 一阶银,洛氏硬度和惊人的电阻率!(1/3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,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 !

    湮灭力场实验组上下都忙碌起来。

    初次实验爆发性的成果,让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,他们发现了39种升阶元素,也确实掌握的湮灭力场技术,处在‘元素升阶爆发’的范围。

    “再能够提升湮灭力场强度,必定能够发现更多的升阶元素。”

    “哪怕只是提升的一倍率,都可能有几种元素。”

    “20倍率以上的范围,元素升阶是最密集的,必须要把握住实验机会。暂时我们只有三次机会……”

    现在是第二次。

    何毅、向乾生,再包括刘云利等人,则都期待提升力场强度,能够发现一阶银元素。

    那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   有些元素即便发生了升阶,实用意义也并不大,而有些元素则不同,一阶银很可能代表‘近乎常温超导金属’的大规模应用。

    那代表科技的大爆发。

    国际都认为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,能够带动人类科技迎来蓬勃发展,但至今相关研究对于普通人的影响还是很少的。

    一阶银,能够迅速改变这一切。

    在有了第一次实验经验以后,第二次的论证速度相对就比较快了,整体上花费了不到两个星期。

    他们只是找出第一次设计中的问题,进行一定的设计改进以后,就可以拿着方案去找合作工厂制造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,有些才刚加入研究组的研究员,对于实验论证还是搞不太清楚,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第二次论证,就能够知道第一次的问题。

    第一次的实验可以说相当成功了,各部分的设计最终都体现在整体制造出的湮灭力场强度上,那么如何知道哪一部分有问题呢?

    有些人私下里讨论的时候,就被‘老人们’教育道,“这方面要自己研究。在我们的实验组,听王院士的就对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原因。

    别说是第二次实验了,第一次实验也是王浩来把控,设计从细节到整体都是他敲定的。

    至于原因……

    很难说。

    这些人也只能带着疑惑接受‘王院士是天才,听他的肯定没错’的答案。

    实际上,设计中的问题还是能够以理论做出解释的,与之相关的就是颗粒材料内部颗粒的形态。

    颗粒的形态和直流反重力设计直接相关,和直流强湮灭力场也存在关系,只不过其关系需要非常复杂的运算,才能够模糊的推导出来。

    那种运算之复杂,可比依照超导半拓扑理论,计算多元素组成的转变温度,根本不是人力简单完成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不如去直接设计论证。

    一群人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,反馈出正确的信息并记录下来,再去对设计进行修正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。

    “以设计最终结果,再去联系颗粒的性态,推导与其的模糊关系,也对于未来的实验设计很有帮助。”

    王浩一边做着记录,一边认真思考着。

    湮灭力场实验组一直都是他负责,但未来是说不好的,他总不能几十年都负责实验组。

    未来还会有其他人负责实验,也肯定希望能够有研究成果,现在做的记录就是珍贵的实验资料、经验,可以为后续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。

    在完成了第二次实验的设计论证以后,就是等待制造好的各部分材料运送过来。

    向乾生带着遗憾离开了。

    他要返回核聚变工程实验基地,带领核聚变工程研究组继续进行F射线发生实验。

    核聚变工程研究组已经催促了好几次,还有高层的决策部门特别打电话过来询问。

    王浩考虑了一下,还是放人了。

    这个决定让向乾生非常的郁闷,比起湮灭力场实验组不断取得大成果的研究,核聚变工程基地的重复性F射线实验,实在是没有任何吸引力。

    结果他只能带着行李离开。

    在离开的时候,何毅、刘云利等一群人嬉笑着欢送,“向教授,一路顺风啊!放心吧,我们会把你那份儿工作完成的!”

    “不用担心这边,我们的研究肯定很顺利!”

    “核聚变那边更需要你!”

    “加油!”

    “一路走好~~~”

    向乾生真是气的想骂人,也就是他们之间太熟悉了,他只能咬牙切齿的上了车。

    何毅、刘云利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因为……嫉妒!

    之前向乾生跟着王浩一起加入了核聚变工程实验基地,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知道,他是核聚变研究的重量级人物,而且直接负责指挥实验。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