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二十四章 这些内容放在一起,脑子不会炸掉吗?

第二百二十四章 这些内容放在一起,脑子不会炸掉吗?(2/4)


    他们仔细一琢磨,还真是这个道理。
    这并不是玩笑。
    当真正站在高处的时候,偶尔说的话可能就会被当真,尤其是自己领域相关的内容。
    现在王浩就是最顶级的数学家。
    他在数学方面说的话,极少有人敢直接反驳,即便说的是错误的,可能有些人也会深入去思考。
    王浩继续道,“我想起了几年前,那时候我寂寂无名,只是个刚毕业的博士,从来没有想过能拿到什么奖项。”
    “我一步步的走过来,整个过程中,感觉是真的很艰辛,我几乎每天都不断的在做研究,脑子里就只有一件事--研究。“
    “但是,我很高兴,因为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。“
    “数学是一切学科发展的基础,数学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要,我们国家在这方面,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。”
    “我希望未来更多的人,能投入到数学基础的研究中,为科学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“
    “谢谢!”
    王浩带着激动说了几句以后,就结束了获奖感言,他对于获得特等奖没有心理准备,根本没有准备获奖感言。
    一切都是临时发挥。
    他只是说出了心里的想法。
    等说完以后,王浩礼貌的鞠了个躬,在掌声的欢送下走回了位置,他感觉自己说的非常诚恳,也确实得到了台下剧烈的掌声。
    台下好多人代入到自己,就感觉有那么点难受了,他们听到王浩说自己“一路走来非常艰难,。
    王浩才多大年纪啊
    不到二十七岁!
    台下有好多人都已经七老八十,他们科研岗位上努力了一辈子,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会场,还只能拿到一个小小的奖项。
    他们感觉自己才叫“非常非常的艰难“。
    王浩那种应该称作是……
    一帆风顺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在王浩回到了座位以后,颁奖仪式继续进行。
    今年的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置,接下来颁发的就是自然科学二等奖。
    自然科学二等奖就只是公布获奖的项目,并没有对应的颁奖仪式。
    之后颁发的是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    物理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排在了第二个领奖,何毅和向乾生代表实验室走上了讲台,两个人表现的比王浩还要激动。
    不管是何毅还是向乾生,都是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舞台上。
    何毅甚至激动的哭了出来,向乾生表现的相对好一些,但满脸潮红也明显非常激动。
    台下的反应倒是很平淡很多。
    好多人都觉得何毅、向乾生的运气很好。
    如果换做是其他人,跟着王浩做研究,估计也是能够拿奖的,因为理论工作明显王浩完成的,也正因为理论研究工作,物理实验室的项目才能够获奖。
    当想到这一点的时候,不少年轻一些的学者,都想着是不是该去西海大学,能和王浩一合作进行研究,也许他们也能够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?
    即便不去西海大学,和王浩合作也可以啊!
    一个最顶级的数学家,尤其还是数学分析专家,对于任何研究项目,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
    颁奖工作结束。
    好多媒体也做出了即时的报道,外界对于王浩获得自然科学特等奖有很多讨论,多数人都认为他理应获得这个奖项。
    “王浩的数学成果太多了,如果还是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,感觉和其他获奖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。”
    ”他是国内第一个菲尔兹获奖者,未来还很可能拿到诺贝尔,集菲尔兹和诺贝尔于一身,能算是历史第一人了吧”
    “现在获得自然科学特等奖也是理所当然“
    ”特等奖奖励的是个人,颁发给王浩刚刚好。”
    “如果能有谁和王浩的成果相当,拿到自然科学特等奖,自然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    于此同时,王浩也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,“我在听到获奖消息的时候很惊讶,非常意外。”
    ”我知道能获得自然科学奖,其他人也都说是一等奖,但没想到是特等奖,当宣布的时候,都有些措手不及。”
    记者问道,“现在获得了自然科学特等奖,你相对其他人说什么?”
    王浩想了想,说道,“我还是说获奖感言的那句吧,希望更多的学者能投身数学理论的研究工作中。”
    “数学工作很重要,另外,数学是美轮美奂的,这是很让人着迷的工作。“
    记者明显不理解数学的美,他赶紧转了个话题,“能谈谈反重力和超导研究吗?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内容。“
    ”比如呢?”
    ”比如,反重力,很多人都关心反重力技术,什么时候能够应用?”
    王浩摇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(肉监狱) (快穿)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