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一十一章 基础研究,评院士?满心悲愤的许杰:我没看懂!

第二百一十一章 基础研究,评院士?满心悲愤的许杰:我没看懂!(1/4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物理学存在四种基本力,分别是引力,电磁力,强核力以及弱核力。
    电磁力是仅次于强核力,是强度第二高的力。
    有关物理学的四大力,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解释,但基础物理依旧不断的进行研究,还会进行一些非常重大的实验,目的就是希望实现四大力的统一。
    这是物理研究的终极目标。
    有关四大力的任何一个全新的、符合逻辑的解释,都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果,因为研究会带来不同视角的理解,会帮助科学界拓展研发以及思考方向。
    但是,往往越是基础的研究难度就越高。
    在电磁力的基础解释上,近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。
    另外,也很少有理论物理学家,会去研究解释最基本的力,他们更喜欢去完善粒子标准模型,理解宇宙基本的构成,去解析黑洞、大爆炸、反物质、暗物质等等。
    这或许也和难度有关。
    每一项基本力都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,再想要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。
    电磁力也同样如此。
    当听到王浩说要用新的几何去解释电磁力,报告会现场很多人都惊讶的讨论起来,“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解释电磁力?这怎么可能做到?”
    “这种研究难度太高了吧?”
    “有点荒谬啊……”
    “我想不通他说的新型几何,为什么能够和电磁力联系在一起?”
    “难道是凝态物理?”
    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关键。
    国际顶尖的学者们都是很有水平的,即便是做数学相关的研究,对基础物理肯定也有一定的涉猎。
    如果说能把几何问题和基本力学联系在一起,最有可能的领域就是凝态物理,同时,好多人也关心起王浩‘研究物理问题’。
    这才是关键。
    在国际数学界看来,王浩就是基础数学的未来,还指望他能够成其他研究,怎么就突然去研究物理问题了?
    虽然依旧是使用数学的方法,但怎么想还是不能接受。
    “王浩怎么去研究物理了?”
    “什么电磁力,四大力,数学才是最重要的,有了数学才能有物理,即便是爱因斯坦也要使用黎曼几何为基础,去构造他的广义相对论!”
    “不要研究什么物理啊!”
    “纯数学才重要……”
    关于报告会上的讨论,王浩就听不到了,他只是回答了一个问题,然后就选择断开了连接,因为他只是做工作报告,说起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一些进展。
    他迫不及待的清点起收获。
    【任务一】
    【研究项目名称:导体内部微观形态研究(难度:s)。】
    【灵感值:77。】
    “还好!”
    灵感值提升的数值并没有想象中的多,大概只有五十点左右,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。
    王浩对报告还是很期待的,主要是因为听报告的人会很多,他是通过视频通讯的方式进行报告,还有网络直播进行实时播放。
    其他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来看报告内容。
    之前有一定的媒体宣传,国内观看人数就超过五十万人,只不过后来人数越来越少,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听得懂。
    但即便只有一万人,也是课堂上不能相比的。
    只可惜,灵感值并没有获得爆发式的提升,二十分钟近五十点的提升也很不错,但相对于人数来说就不算什么了。
    “类似的研究,普通人几乎不能带来灵感。”
    “能听懂就是基础的门槛,但大部分是听不懂的,所以面向普通人的直播并没有意义。”
    这是遗憾的地方。
    王浩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,“录制视频也不会有效果,因为灵感的反馈是即时性质的。”
    “但是,直播也会存在信号延迟的问题,那么会不会有一些人因为信号延迟,就导致反馈不及时?”
    “或者是因为距离太远,但是灵感是怎么传到脑海里的?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当深入去思考系统有关的问题,就发现根本就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来解释,大概也因为系统本身就‘不科学’,或者是远远超出现有的科学水平,只是一个判断正确方向的功能,就绝不是程序能够做出来的。
    “大概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?”王浩最终还是摇摇头,最少以现在的水平,根本不可能理解系统。
    他还是专注于研究。
    一次报告会获得了很多的灵感,也让他对于研究有了把握,感觉再进一步就能完成了。
    电磁力,广义上来说,包含的范围就太大了,比如,推力、拉力、支持力、弹力、摩擦力,等等。
    这些力看似和电磁力无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