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零九章 菲尔兹颁奖,你还能再假一点吗?

第二百零九章 菲尔兹颁奖,你还能再假一点吗?(1/4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这次的实验准备比之前要复杂的多,在温度调整以及检测上要求更高,就必须要对实验设计、流程,控制的更加精准。
    另外,实验使用的是一种铁基合金超导体,激发超导温度只有20k(开尔文)左右,就需要制造零下250c以下的超低温,难度就高上了好几倍。
    “最好是有一台精准控制温度的大型设备。”
    向乾生道,“以我们目前的设备情况来做这个实验,实验设计会非常复杂,并且精度也不够。”
    王浩想了想问道,“精准度差一点也能接受,我只想看到现象,”
    何毅听着有点心疼,“这个实验要估计要花很多钱了。”
    “经费不用担心。”王浩并没考虑经费的问题,只要是在正常的花费范围内都可以接受,即便花费的多一些,一个实验几百万也够了。
    向乾生想了想,还是建议道,“王教授,我们以后都要做这样的实验吗?如果做的比较多,我还是建议购买一台精准控制温度的大型设备。”
    王浩问道,“买这样一台设备,大概要多少钱?”
    “钱,不是关键。”
    向乾生道,“这种设备都是进口的,而且是找固定厂家订购的,从订购到制造、运输、调试,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。这种设备一年能交付,速度就已经很快了。”
    他继续道,“如果以后用的多,我们可以从其他实验室购买,超导实验室就有一台闲置的温度控制设备,而且已经闲置两年以上,他们的项目暂时用不上。”
    “大概要多少钱?”何毅马上问道,顶尖的科研设备买二手的也挺好,主要是尖端设备价格太高,普通实验室根本支付不起。
    “要三千万以上吧。”
    向乾生想了一下说了个数字,随后解释道,“那台设备引入花了六千万,虽然已经用了好多年,但估计只花三千万,超导实验室也不愿意出售。”
    顶尖的科研设备,可不是普通的电子产品。
    这种尖端设备的市场很小,只有大型实验室会购买,但同样的,想买也是很难买到的。
    王浩点头道,“我们先准备这个实验,如果结果符合预期,再考虑购置新设备。”
    等会议结束以后,实验室上下都忙碌起来。
    这是一次大型实验。
    实验准备就花费了一个多星期,还是在不购置新设备、材料的情况下,实验装置每个部分都是手工搭建的,甚至里面的线路,都是一条条接上的。
    等一切都准备好以后,所有人就集合到操作间,准备正式开始实验了。
   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。
    这是一次超大型的实验,倒不是说规模有多么大,而是因为实验需求太高,相应的花费也非常高,实验总计花费在五百万以上。
    之前他们进行的实验,最高花费也只有六十万、七十万。
    另外,实验的目标也很有意思,是希望在没有激发超导状态前,就检测到交流重力场现象。
    “没有激发超导状态,会产生交流重力场吗?”
    “这是王教授说的,应该没问题吧?我不相信谁,也相信王教授。”
    “可是听起来还是不靠谱啊。”
    “如果能在未激发超导状态的情况下检测交流重力场,岂不是说有可能实现在常温状态,正常导电就能够激发交流重力场?”
    “现在我们是制造超低温,你想的也太远了吧?”
    好多人都在小声讨论着。
    他们确实对实验非常好奇,刘云利三人也是一样,他们感觉像是要见证奇迹一样。
    物理实验室的人对王浩都无比信任,甚至都可以说是一种狂热,他们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,还是觉得不太可能实现非超导状态的反重力。
    王浩站在实验设备前,抿着嘴看了好半天,随后挥挥手,“开始吧。”
    然后他走到了一边观看。
    虽然实验的花费很大,要求的检测精度更高,实验过程和原来没什么区别。
    实验就是通电以后,不断的降低温度,在降低到零下150c以后,速度已经开始变慢了。
    当降低到零下200c以下,降低的速度就更慢,数值也在一点点的下降,实验所用的铁基超导体,超导温度是零下259c。
    当温度达到零下250c时,所有人都认真看起了标志--超薄气球。
    几个超薄气球悬浮在设备的正上方,气球的平均密度和空气几乎一致,因为上方和两侧是被玻璃罩隔绝的,内部没有空气流动,气球并不会向上升。
    温度还在慢慢下降。
    -251c。
    -252c……
    当达到了‘-253c’时,玻璃罩中的气球,突然慢慢向上升了起来。
    虽然只是上升了一点点,但操作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