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愧是顶级数学家,耳目一新啊!

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愧是顶级数学家,耳目一新啊!(1/4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里,王浩干脆没去科学基金会,就专注于新建立任务的研究中。
    但他还是去了一个地方--
    水木大学。
    邱成文邀请他到水木大学做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,而作报告也是计划内的事情。
    这个时间点刚刚好。
    新建立的任务,毕竟是c级的研究,需要独自完成还是有难度的。
    这天王浩去了水木大学,门口就有几個人来迎接,都已经见过两、三次,客套一下就进去了。
    他见到了邱成文以后,寒暄了一下,时间差不多就到了。
    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报告,听起来确实影响力很大,实际上,因为他发布了两篇论文,论证的难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高,有足够的基础知识,慢慢也就能看懂了。
    水木大学对此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宣传,前来听报告的学者并不多,更多的则是在校的博士生,甚至还有一些在读硕士。
    当然,他们想全部听懂也很困难。
    王浩也没有打算讲解的太细致,因为证明已经摆在那里,一些细节的运算推导,并不需要详细做讲解。
    这一次的报告,针对的是计算分析法,也就是《数学学报》发表的第二篇证明论文。
    计算分析法的证明,相对于覆盖法要直接一些,只是分析对比的过程,显得非常的烧脑,而不像是覆盖法那样‘思路灵巧’。
    所以他讲解的还是整体内容,中途一些细节性的过程,就直接被带了过去。
    那一部分内容,慢慢去思考也是能够理解的。
    “在哥德巴赫猜想上,很多数学家都走了弯路。”
    王浩说道,“计算分析法,是很多数学家都思考过的方法,但或许是因为中途的分析比较复杂,下意识就觉得不可能完成。”
    “这个分析过程确实很复杂,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做到。”
    “我们来看其中的难点,第一就是在第一部分的对比内容上……”
    面对台下的几百人,王浩认真讲解起来。
    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并不太重视,因为台下有一些顶尖的学者,早已经弄懂了证明过程,并不需要他特别来做讲解。
    所以他面向的对象,都是理解证明过程有困难的人。
    这些人中,大部分都是在读博士、研究生,或者是一些普通的助理教授,给他们做证明的讲解,只需要讲难点就好了。
    同时,王浩最关注的还是研究进展。
    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,和新的研究任务关联性很低,但也能提供一定的灵感值。
    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    【任务三,灵感值+2。】
    【任务三,灵感值+4。】
    【任务三,灵感值+1……】
    相对于c级任务的难度来说,灵感之增加的速度并不快。
    但是,也足够了。
    在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以后,王浩再看了一下灵感值,发现已经达到了‘109’。
    “终于完成了!”
    他不由得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整个会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,王浩在掌声中走下了台,也和前排的人寒暄了几句。
    邱成文听了整个讲解,满是赞叹的说道,“王浩啊,我发现你的讲解能力,真是不弱于科研能力啊!”
    “我一直都觉得年轻的数学天才都不擅长讲解、不擅长教育。你的课程肯定很受欢迎吧?”
    “还行吧~”
    王浩被这么一夸,也有点不好意思。
    “肯定很行。”邱成文笑道,“我们中心有个不到三十的副教授,叫徐磊,你见过一次,他主要从事曲线、拓扑的研究,很天才。”
    邱成文点评的‘很天才’,显然不是一般的天才。
    他继续道,“徐磊啊,自己做研究还行,他开了一门课,报名的有一百多个学生,结果过了一个月,有九十多个放弃了。”
    “学生都反应上课听不懂。这个事,我还找他特别说了一下,他不理解为什么那种一带而过,很简单的逻辑,学生就是听不懂。”
    他说着自己都笑了出来。
    王浩道,“这也是正常的,普通人很难理解天才,天才也很难理解普通人。”
    “所以我才说,你很厉害啊。”邱成文道,“能在科研和教学上双向发展很难得。”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    王浩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,因为他的重点就在教学上。
    邱成文说的东西,倒是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课程,顿时感觉有些遗憾,“来一趟首都,耽误了好几节课啊!”
    “太可惜了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科学基金会。
    这天是交流重力研究的正式会议。
    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