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建林被逮捕,王浩:完美就是最大的缺陷!

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建林被逮捕,王浩:完美就是最大的缺陷!(1/3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会议厅。
    王浩已经坐回了位置,表情十分的平静。
    其他人继续看着白板,看着上面的一行行列式,回想着刚才的事情,都感到非常的震惊。
    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对申请报告进行分析。
    根据一份项目申请报告内容,以基础的判断和设定,做出这么多的分析,还标明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概率……
    这就是数学家吗?
    王基铭的脸上满是惊喜,他扭过头看向王浩,根本不顾其他人的反应,直接用力竖起的大拇指。
    其他人也暗自琢磨起来。
    他们对王浩的结论深信不疑,因为王浩是跟着思路一点点讲解计算出来的,而不是直接说明的结论。
    另外,王浩是最顶级的数学家,国际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,他是解析数论领域最顶级的专家,是数学分析的顶级专家。
    在概率问题的分析上,王浩毫无疑问拥有绝对权威。
    这个场合,肯定是这样的。
    以王浩的个人影响力来说,他不太可能为了一個项目,公开用有些饶头的数学分析来说谎。
    即便是他们没有完全听懂,也相信最终结论。
    同时,也思考起来。
    王浩最重要的结论有两个,一个是合金实验室存在这么多实验数据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五以内,正常来讲,应该在百分之一以内。
    即便是在百分之一的区间内,恰好过去的实验有这么多数据,分析这些数据并找出对项目有帮助的内容,也需要专业的数据人员工作12810小时以上。
    合金实验室中,专业从事数据分析的人员就只有一个研究员,两个副研究员,还有几个博士生。
    每个人都知道,他们的研究员马文钧已经被抓了,自然不可能再参与工作。
    正常来说,合金实验室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分析工作。
    所以王浩得出的结论是,要么就是编造的数据,要么就是有人专门提供数据。
    这个结论是非常可信的。
    会议室安静了许久,所有人都在消化信息。
    如果涉及编造数据,可不止项目招标的问题了,还涉及到了法律责任。
    夏荣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,他拧着眉头思索着道,“编造数据是不可能的,我相信陈建林的人品。”
    他抬起头看向所有人,继续道,“我们认识有二十年了,在合金材料的研究上,他是个天才、非常优秀,我相信你们大家都清楚。”
    谢克华也跟着道,“我也相信,我们多少年的关系了,让我相信陈建林为了一个项目去编造数据……”
    他说着用力摇头。
    两人说完都看向了王浩。
    王浩摊开手,说道,“我只是针对报告上的实验数据,做了数学分析。”
    “人,会存在欺骗,但数学不会,除非你们能用数学方法,推翻我的分析结论,否则我坚持我的结论。”
    夏荣和谢克华顿时沉默了。
    夏荣还是道,“不管怎么样,反正我是不相信陈建林会编造数据!”
    “我也不相信!”谢克华也坚持说道。
    其实在场的其他人,也不相信数据是编造出来的,尤其是武钢研究院的人,因为他们针对实验数据做过论证,还对比过相关的数据资料,发现真实度还是非常高的。
    那么就是有人提供数据?
    王基铭都皱起了眉头,大家互相看了看,下意识想到是不是研究院的人向陈建林泄露过数据。
    但是再想想,又觉得可能性不高,因为合金实验室的报告中,包含的一些数据,就连研究院都没有。
    王基铭思考了好半天,拧眉开口道,“数据肯定不是合金实验室单独能拿出来的,一定是有其他人提供数据。”
    好多人跟着点点头。
    在排除了编造实验数据的可能性后,就只剩下一种可能,也就是有其他机构或人员提供的数据。
    这时候,张小弟凝住了眉头,站了起来问向王浩,“王教授,你刚才的讲解,我没有全部听懂,但是数学上来讲,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几率,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吧。”
    “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,合金实验室也可以雇佣其他人来做这个工作,对吧?”
    王浩表情淡然,回答道,“数学上来说确实如此,即便是百分之一,也是可能发生的事件。”
    “但是数学只是做分析,并不是现实,我不了解合金实验室做过什么样的项目、做过什么样的实验,所以才会举数据做说明。”
    “实际上,这些都是可以调查的,甚至很容易知道。”
    这句话让张小弟无话可说。
    合金实验室做过什么样的项目都是有记录的,甚至项目中包含了什么实验都是有记录的。
    如果这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