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浩:我只是用两种方法证明了猜想

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浩:我只是用两种方法证明了猜想(1/3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西摩森把整理好的内容传给了唐凯。
    唐凯还是有一些基础水平的,他接收了内容以后,仔细看了一下,发现里面的内容,牵扯到了函数、数论、分析等内容。
    虽然大部分是看不懂的,但他还是知道是对数论问题的论证,西摩森说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,他觉得也没有多大问题。
    “西摩森应该不会坑我,他只是想赚钱。”
    “这一篇内容很可能是废稿,或者是他的或者是同事的,总之没有多大意义,所以他才会传给我。”
    “如果能用废稿赚一点钱,确实也很不错……”
    这就是唐凯的理解。
    唐凯还是非常谨慎的,牵扯到学术的东西,很难说有没有问题。
    上一次只是解一个方程,是王浩出的题目,他让西蒙森帮忙解出来,就完全没有问题,就当是自己解的就可以了。
    现在就不一样了。
    这是一篇很复杂的论证,而且连看都看不懂。
    唐凯干脆自己手写了一份,随后还找到专业网站做了个查重,甚至登录了国外的论文网站进行查重。
    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。
    “看来没有问题啊!”唐凯顿时放心了。
    这一篇内容查重没有问题,就说明没有相关论文发布出来,应该是研究的废稿了。
    “应该是这样。照着这个方向去研究,结果研究不出来,废弃又有些可惜了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就卖给了我!”
    这次他确定了。
    在确定了以后,唐凯马上就把内容发到了网络上,并标注了一句话,“平时研究的废稿,不发可惜了,发了,也没多大意义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吧!”
    他发完了消息以后,顿时有些期待了。
    这就是立人设的方法。
    在账号下面有相关的研究,让大家更清楚他的学霸人设,自然就会认可他的专业性,就会对他发的其他内容更感兴趣。
    哪怕没有多少人真正去看,但只要人设立住了,说的话就更有权威性。
    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    唐凯的粉丝中还是有一些数学人士的,最高级的甚至还有数学专业的博士。
    当消息发布了以后,好多粉丝的评论都是看不懂,没兴趣之类。
    但有两个懂数学的,却认真的看起来,还发表了惊讶的言论,“这个博主还真是有点东西呀!”
    “这应该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吧?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思路。”
    “很牛啊!”
    “虽然没有完成证明,但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想法!”
    唐凯看着几条专业的发言,顿时露出了笑容。
    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,把人设立住,让大家都知道他是数学专业人士。
    “看来这两千美元花的值了,再看看效果,如果效果更好的话,就再给西摩森转一千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唐凯的目标就只是立人设,让他个人在粉丝心中更有专业性。
    还有其他人也动了心思。
    数学的研究实在是太难了,尤其是理论的研究,想发表一篇高水平的sci是很难的。
    对于一些数学教授来说,想要在数学理论研究上有成果,都是非常困难的。
    有些学者知道了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想法,还了解了一些很详细的内容以后,也打起了其他的心思。
    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研究,只要有一点成果就可以发表出来。”
    “不一定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,只是顺着这个思路去做研究,提供一个哥德巴赫猜想,看似可能的证明方式,就是成果啊!”
    “如果能把成果发表到更好的数学期刊上,也许还能凭此申请一个项目……”
    有些数学学者就是这么想的。
    他们顿时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,当然研究是很不容易的,他们不可能把原版内容进行论文投稿,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,有一点成果才可以。
    当然,想有一些小进展也是很不容易的。
    但是不管怎么说,顺着一个很好的思路继续研究,总比自己去做开创性研究容易太多了。
    也许,一个月、两个月,就能有进展呢?
    数学研究上,速度已经是超级快了!
    于此同时。
    王浩正闷在主任办公室,认真的写着证明,他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出来,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工作。
    平时的时候,学生会轮流给他送饭。
    王浩带了有六个研究生,每个研究生帮忙送一次饭,就能坚持上两天。
    张志强、郑尧军等人有时间也会帮忙。
    这一个星期,王浩的课程都是找人带上的,他觉得自己的思路不能断,一定要一口气完成研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