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六十三章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重大意义,ns方程新突破!

第一百六十三章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重大意义,ns方程新突破!(1/4)

    王浩到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是在上午9点钟,而正式开始讲座的时间计划是十点,时间赶的还是比较紧的。
    他和众人寒暄了一番,就到后面去做准备了。
    讲座被安排在了一楼大会议厅。
    会议厅旁边的办公室里,王浩和李建华,赵鑫等人坐在一起,说起了讲座报告的问题。
    上次在西海大学的时候,王浩很认真的做了讲解,结果李建华、赵鑫等人都听不懂。
    李建华对此印象深刻,他委婉的对王浩说道,“王教授,这次能不能讲的更精细一点?你的那个方法实在……”
    “难度太高了!”
    因为知道内容的重要性,他也不要面子了,就说起想让王浩讲的更细一些。
    “放心吧,我会讲的更细一些的。”王浩说道。
    李建华左右看看,也没看到王浩拿出什么东西,有些奇怪的问道,“有什么准备吗?”
    “什么准备?”
    “比如一些资料之类……”李建华稍稍有些担心,因为没有看到任何资料之类,他以为王浩没有任何准备。
    王浩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,很有信心的笑道,“都在这里了。”
    在来之前,王浩也想过准备一些资料,但后来就发现根本没有必要。
    崔勋年给的方程组已经足够他练手了,连续完成六组近似解组,在不断的替换转化过程中,可以说对新方法运用纯属。
    这个方法还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,一切都已经印在脑子里。
    另外,他只是讲解运用方法而已,让其他人知道怎么去用就可以了,自然不用特别去准备,一切都已经了然于胸。
    不过王浩思考着还是打算有时间写一個总结,分析整个推导的底层逻辑,即便不发表出来,也可以提交保密研究封存一下。
    这可能会对其他人的研究有参考价值。
    毕竟他的研究也不敢保证无法被后人超越,甚至说肯定会有后人能够进行超越,或者是对他研究出的方法进行改进。
    如果完全没有相关的推导内容,只是传授求解的方法,就等于没有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,不存在任何的改进提升空间。
    王浩思考着说道,“李总设计,你也不用担心,这次讲座,我估计最少要讲六个小时。”
    “六个小时?”这个时间长度让李建华感到非常惊讶,他以为只是一两个小时的讲座,甚至都没有确定下午还有内容。
    王浩道,“六个小时可能还不太够”,他说的很认真,“虽然不太可能,但我希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听明白。”
    只是简单的一句话,却让李建华非常感动,他没有想到王浩会这么重视讲座。
    有些学者被邀请来讲座,讲座的过程中,根本不理会下面的人是否能听懂,甚至说他们会觉得底下的人都听不懂,才更加证明他的博学。
    这可不是一、两个学者,好多学者都是这样的。
    比如,一些学术交流的报告会上,有些专家上去做报告,也根本不理会有多少人能听懂。
    只要顶级的专家能听懂,能做出个评判就可以了。
    王浩则是宁愿自己多讲一段儿时间,李建华是真的有些被感动了,他发现王浩是真心希望更多人能听懂,而不只是口头上说一说。
    实际上,王浩当然会重视讲座,更多人能听懂,才能够回馈更多的灵感和知识,以便在ns方程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。
    当然,同时他确实希望更多人能听懂。
    毕竟是自己的研究,传播给更多的人,也算是一种个人的成就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很快,讲座开始了。
    这次的报告来了很多学者。
    王浩站在会议厅的讲台上,看着台下的人群,感觉有点像是学校的大教室,粗略估计也超过百人。
    过百的人数似乎并不多,但考虑到台下都是顶尖学者,而且好多都是空气动力学,流体力学的专家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当然也少不了,部分人是来凑热闹的。
    在王浩的眼里,李建华这种就属于凑热闹的类型,因为李建华是做飞机整体设计,是带领团队做飞机设计项目的,而不是专业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。
    在空气动力学的领域上,他的水平最多比普通博士高一些,甚至可能还赶不上普通的博士,只是对应用研究更了解一些,基础肯定是有不小的缺失。
    台下有好多学者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    他们或许是某个方向的专家,但只要不是流体力学、空气动力学,不是专门研究、使用相关方程,想要听懂报告就几乎不可能。
    术业有专攻。
    在科学、数学的领域更是如此。
    哪怕是一个顶级的院士,也很难涉及跨领域的内容,甚至非主要研究领域,能力水平赶上一个博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(肉监狱) (快穿)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