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六十一章 50万讲座费、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

第一百六十一章 50万讲座费、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(1/4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王浩重新审视了白板上的内容,随后再转过头表情有些无奈。
    他觉得讲解已经够精细了。
    这只是一个计算、分析方法而已,并不是证明方法的有效性。两者的难度,都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。
    李建华三人则感觉非常的尴尬。
    赵新都有点不想让李建华说话,他们两個还能听懂一部分,但只是前面三分之一不到的部分,后面就有些跟不上了。
    他们自然知道李建华为什么都听不懂,因为最前面就有很多很深奥的数学内容了。
    在后面则是牵扯到非常高深的离散数学、泛函分析等内容,他们也就很难再跟上。
    李建华尴尬了好半天。
    他发现自己预估错了难度级别。
    想想也知道了。
    那可是对于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,而偏微分方程组中,有两个是不能求解的ns方程,即便想做分析都很困难,更不用说,求出整个偏微分方程组的近似解组了。
    这个难度比分析单一的ns方程要高上好几个级别。
    李建华深吸了一口气,问道,“王教授,像是崔勋年拿过来的方程组,你用这种计算方法,求解一组近似解组,需要多久?”
    王浩仔细想了一下,说道,“我最开始是找出六个解组,后来就是对每个解组进行转换分析,每一个解组进行了三次转换,再继续就太过复杂了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是一组近似解组,转换三次,大概需要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左右吧。”
    他说着摇了摇头。
    这种继续求取近似解组的方法,每一次分析都会更加的精细,涉及到的计算分析也会更加的复杂,甚至可以说,难度是成倍数级别上升的。
    第二次转换比第一次转换,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,而第三次转换又比第二次转换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。
    他的计算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第三次转换上,所以就没有再继续转换了。
    主要因为感觉耗费时间太长,提升也不大了。
    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,时间听起来并不长,不过仔细想想,王浩的水平能力,而且是他自己创造的方法,还需要几个小时时间。
    换做是其他人用同一种方法,估计要用几天时间?
    几十天?
    “时间再长也没关系,关键是能做出来!”
    “但是,现在主要是听不懂啊……”
    李建华思考着看向王浩,说道,“王教授,跟你直说吧,你在这里讲的东西,我们想听懂,太难了。”
    他说的有一些颓丧,但还继续道,“王教授,你有没有时间?能不能到我们研究所开个讲座?你这个研究对我们飞机设计实在太重要了。”
    “当然,我肯定会把事情上报,你的研究还是你的研究。我们也会帮忙总结起来。”
    “讲座,你也不用担心,我看过材料院的申请,好像是五十万,对吧?”
    “没问题!”
    李建华一咬牙说道,“我们也出五十万!”
    他开口说讲座费50万,是有一定底气的,要是没有过材料院的申请,别说是五十万讲座费了,即便只是二十万、三十万,他也不敢打包票。???
    但是,已经有了材料院的‘前科’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    王浩到材料院做个讲座,拿了50万讲座费,还受到了材料院上下一致好评,包括武钢的专家都给予了绝对的肯定,高分子实验室的评价也不错。
    现在是请王浩到飞机设计所做讲座,有了103所的报告,王浩的研究,对于飞机设计重要性不用多说,航空集团会牙疼一番,最终还是获得审批。
    如果不审批,到时候有话说,“同样是王浩教授的讲座,为什么材料院能审批,我们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就不能审批呢?”
    总之,李建华是很有底气的。
    王浩听到说有五十万的讲座费,还是犹豫了一番,“我并不是不想去,而是最近有个实验要做。”
    “这样吧!”
    他想想道,“下个月初,我看看,有时间我就过去。”
    “好,那就这样说定了。”李建华确实很着急,他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计算方法,但这种事情也急不得,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,讲解了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,理解了再运用起来,也需要一段时间。
    而且他还想着召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、流体力学的专家一起来学习一下。
    五十万,不能白花啊!
    等王浩谈好了以后,李建华三人一起走出了计算机实验楼,他们一边是期待王浩的讲座,一边也感觉有些颓丧。
    赵鑫两人的感觉更明显,他们就是专门做外形设计计算工作的,现在他们就感觉做研究实在太难了。
    回顾历史。
    在几百年前的时候,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