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一百零二章 什么叫‘不懂数据很正常?\’

第一百零二章 什么叫‘不懂数据很正常?\’(2/4)

目的,赶紧把话题引到了金属实验室的‘超抗压合金材料’项目上。
    彭辉顿时认真了许多,“我们这个项目进展还不错,已经能制造出一种新型的,达到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钛合金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的制造流程是全新的,制造出的钛合金也是全新的,正常来说,以这种新的流程制造的合金,强度还能够进一步提升。但是我们已经连续进行了三次实验,最后都以失败告终,制造出的合金,强度不仅没有增加,反倒还降低了。”
    “现在我们就是找不出问题,不知道具体哪个流程、或者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,又或者是合金配比有问题?或者用什么其他方法?总之目的就是继续提高强度。”
    “如果再能提升强度,项目就有了成果,但现在就卡住了……”
    彭辉唉声叹气的介绍着,随后道,“说句心里话,不是实在没办法,我们也不可能找别人帮忙。”
    王浩理解的点头,问道,“能说说你们具体的思路?你们的新型制造流程,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?什么样的思路?”
    这个问题有些敏感,有点儿牵扯到了保密性。
    史桂芳马上看向了彭辉,似乎是想提醒他不要说的太多,彭辉则是不在意道,“小芳啊,在这里说没关系,王浩又不是专精材料研究,和我们不冲突。”
    史桂芳顿时有些尴尬,她气嘟嘟的干脆坐远了些。
    彭辉继续道,“主要就是两个方向,一个是杂质去除。另一个就是制备流程改进,以及各项流程中的温度调节。”
    “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想合金化,也就是研究一种新型的合金,后来放弃了。”彭辉说着直摇头,“其实这条思路是最好的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王浩有些不解。
    夏国斌笑道,“还能是什么?肯定是经费不够啊,对吧,老彭。”
    “那可不就是,经费太少了。”彭辉道,“这种新型材料研究,没有个五千万以上的资金打底,是想都不要想啊。”
    王浩继续问道,“你们去除杂质是怎么做的?”
    “超高温,反复的融化、煅烧……”
    彭辉仔细的讲解起来,他只是讲一个流程,也没有在乎什么保密性。
    简单来说,他们的研究就是采用了新的方法,制造出来达到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钛合金。
    之后再想继续增加强度,连续做了几次实验都没有进展。
    每一次实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,这样无头绪的继续下去,只能说碰运气才能够有成果,机会可以是非常渺茫的。
    另外,受限于科研经费问题,也不可能持续进行实验。
    彭辉最后说道,“所以我们才想找一个数据挖掘专家,帮忙做一下实验数据分析,如果能有帮助是最好的。”
    王浩思考着点头。
    “至于待遇嘛,说实话,我们的经费有限,但是我可以做主共享成果荣誉,给一个特聘数据分析师的头衔,贡献可以和研究员同级。”彭辉简单说了一下待遇,意思差不多就是,只要研究能够完成,王浩能享受到和其他研究员同等的‘成果荣誉’。
    比如,成果发表论文或是评上奖,又或者获得表彰之类,王浩会作为研究团队的重要一员,接受相关的奖励、成功贡献中挂名。
    等等。
    这些都是名誉上的提升。
    参与项目、获奖、论文挂名等,都会让个人履历丰富起来,肯定对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。
    不过王浩对这些显然不在意,即便加入到团队中,和其他人一起完成重量级的材料研发成果,或者和其他人一起获奖……
    但是,有什么用?
    研发成果即便是再突出,他只是作为团队的一员,分享到成果荣誉远远赶不上完成一篇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学研究。
    “这样吧。”
    王浩思考了一阵说道,“10万块,我帮你们做分析,但是做的好、做不好,我不敢保证。”
    史桂芳惊的抬起了头,他没有想到王浩会这样说,不要什么成果荣誉只要钱?
    这也太贪财了吧!
    而且要价一开口就是十万块,感觉就像是骗钱的一样。
    夏国斌倒是表情很平淡,还朝着彭辉努努嘴,彭辉思考了一下大方点头,很轻松的敲定了合作,“那就这么说定了。”
    “合作愉快!”
    王浩笑着和彭辉握手。
    在快速敲定了数据分析问题后,接下来就是彭辉和夏国斌一对老朋友聚会了。
    等吃过午饭以后,王浩就拿着装有数据的硬盘离开了。
    彭辉则是继续留到了晚上,六点多才和史桂芳一起去了机场,并赶上了八点左右的飞机。
    等坐在了飞机上时,史桂芳想着今天的事情,还是有些愤愤不平,埋怨的说道,“彭教授,您怎么就答应了呢?他一开口就要十万,还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(肉监狱) (快穿)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