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郎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郎书屋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九十二章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!

第九十二章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!(1/3)

热门推荐:
    清晨。
    王浩拖着浑身的懒散爬起来,努力把生活恢复了正常节奏。
    跑步,锻炼。
    围着学校大操场上跑了六圈左右,感到脚步略有些沉重后,就拎起了外套朝着餐厅方向走去。
    路上,碰到了来遛弯的王焕新教授。
    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喜欢早晚走走路,王焕新也是一样,每天早上都在学校里走一走,呼吸新鲜空气、简单做个锻炼,也能让精神头好一些。
    “是王浩啊!”
    王焕新转过头和王浩打了个招呼,两人就一起朝前走着。
    近来王焕新的心情很不错,他以教学专长被特别提升为正教授,摆脱了快退休的年纪,依旧只是副教授的尴尬。
    他边走着边和王浩说了起来,“你前一段时间的研究,很惊人呀,阿廷猜想、阿廷常数,很多人碰都不敢碰。”
    “我一直觉得你很重视教学,没想到你在研发方面也很强,了不起、很了不起。”
    “谢谢。”王浩礼貌的表示感谢。
    “这不是客气,这是在说事实。”王焕新感叹着摇头道,“我就不行了,从年轻的时候就知道,天赋有限,在数学这条路上不可能走远。”
    王焕新边说着,闲聊式的问道,“你最近在做什么研究?”
    “梅森素数。”王浩很简单的说了四个字。
    王焕新听罢一愣,苦笑道,“数学就是,越简单、越难呀,梅森素数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触碰的领域。”
    他忽然道,“说起梅森素数,我早上好像看到了一条报道,说是发现了新的梅森素数,还是个中国志愿者发现的,名字叫王……浩?”
    王焕新看了王浩一眼,有些怀疑自己的记性不好,马上拿出了手机,带上老花镜仔细的看,好半天才笑道,“还真是王浩,和你的名字一样,你说这事巧不巧?”
    “是吗?”
    王浩也感到很好奇,凑过去仔细看了一眼,是一片引用英文公告的报道,说是发现了梅森素数,来自中国志愿者……
    wanghao?
    “还真是巧了……”王浩说着就感觉有些不对。
    这时,手机响了。
    是张志强。
    在按下接听键以后,就听见对面张志强兴奋的喊声,“王浩,快来实验室,快来实验室啊!大发现!大发现!”
    “来了。”
    王浩答应一声对王焕新点了下头,随后就快步去了计算机实验楼。
    王焕新疑惑的看着他的背影,仔细思考了一下,不由得张大了嘴,“这……不可能吧?”
    “会有这么巧的事情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计算机实验楼六层,中心实验室。
    张志强指着电脑屏幕,一脸兴奋的说着,“看看!我来的时候看到的,检测到了新的梅森素数。”
    “我看了记录,只是检测‘文件一’第二个数,就正好是梅森素数!”
    “gips官网已经发布消息了,你看看!新的梅森素数,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王浩发现的!”
    张志强激动的不断说着。
    其实他对于寻找梅森素数的信心不大,只是觉得应该参与进来,总归是一个有机会的研究测试,完全没有想到,程序只运行的第一个晚上,就能成功找到梅森素数。
    这可是个足够令人激动的成果。
    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寻找梅森素数,gips发布消息也只是说‘志愿者’,找到梅森素数的很可能不是学者,比如gips的参与者中,有牙医、快递员等职业找到了梅森素数。
    但是,每一次新梅森素数的出现,依旧会引起国际关注,国内都会出现很多的报道。
    科学院、科学基金会、各大高校的数学所以及专业的学术媒体,都会对消息进行报道。
    另外,新梅森素数的出现,也会迎来一波‘科普潮’。
    一些小学、中学的试题里,都可能会出现梅森素数被发现的例证,再考虑到新梅森素数发现者是中国人,也许例证还会带上名字。
    虽然研究是王浩完成的,但他也帮着打了核心代码,还找了其他人一起帮忙,不说能噌一下成果、奖金之类,有做报道的时候,被提一下名字也好啊。
    王浩也同样感到有些意外,他对于自己的研究还是有认知的。
    因为没有完全研究透梅森素数的规律,他所做出的判定条件并不准确,只是在‘是梅森素数的概率’上更大一些。
    文件一,里面有二十六个数字,最高判定概率只有不到6。
    第二个数字的判定概率则是,对比其他已发现的梅森素数,判定概率相对就小一些了。
    结果就真是梅森素数?
    “运气真好!”王浩都不由得感慨了一句,若是把几个数字全部做了素性分析,里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求书或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